人民网海口1月18日电(毛雷、符武平)1月18日,在海南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海南省财政厅厅长王惠平介绍了海南省委、省政府2020年为民办实事8个项目相关情况。并就为何选择这8个项目、将采取哪些保障措施确保为民办实事事项全面完成以及如何保障民生支出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海南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以下8个项目作为2020年为民办实事事项: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高考考场空调设施配置、高中阶段学校安装AED自动除颤仪设备、加强基层新生儿科能力建设、学生眼疾病筛查、“村医通”便民服务工程、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培训、农民贴息。
王惠平表示,2020年为民办实事事项选择这8个项目,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一老一小”的关爱政策。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一老一小”是党中央、国务院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海南省委、省政府也要求快速推进养老育幼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提升。因此,将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加强基层新生儿科能力建设、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培训等3个项目列入2020年为民办实事事项。
二是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实际问题。海南高考期间高温影响考生状态,学校缺乏急救设备,卫生室就医后不能直接结算报销,这些都是群众反映较多、需要优先解决的民生问题。因此,将高考考场空调设施配置、高中阶段学校安装AED自动除颤仪设备、“村医通”便民服务工程等3个项目列入2020年为民办实事事项。
三是继续开展实施效果明显的民生项目。主要是农民贴息和学生眼疾病筛查项目,这两个项目实施效果很好,群众充分认可,因此继续列入2020年为民办实事事项。
一是做到责任落实到位。2020年为民办实事事项都已经明确了省级牵头责任部门。要做好民生项目,就必须明确责任,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县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二是做到资金保障到位。民生项目需要财政资金予以保障,比如2020年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预计需要各级财政资金7.7亿元,目前省人大正在审核预算,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市县资金已配套落实,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资金闭合是没问题的。
三是做到跟踪督导到位。每一个为民办实事的项目都要求我们有关部门和负责同志进行跟踪,定期报告、小结,全年进行通报。省政府办公厅对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将进行督查。年终未达成目标的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县主要负责人还要通过媒体向全省人民作出说明。
所以,关键是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协力,省市共同联动,责任到人、责任到事,我相信2020年为民办实事事项一定能顺利实施,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最终都能得到解决。
在财政收入困难情况下,怎么样才能做好民生支出保障工作?对此,王惠平表示,2019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1411.8亿元,增长8.8%,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5.9%,占比居全国前列。2020年海南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通过三个“全力”来保障:
一是全力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预期目标。省财政将会同税务等部门超常发挥和格外努力,加强重点税源分析,一方面减税降费一定要做到位、另一方面应收尽收、不留余地,坚决不收过头税;加强罚没、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等非税收入征管,不欠不漏,颗粒归仓;对于长期低效运转、闲置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及时采取拍卖、出租等措施予以盘活。采取通报、约谈等措施,督促省直部门和市县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努力完成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预期目标,进一步稳定预期,增强社会各界对海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信心。经济决定税收,前几年不断投入已经为海南高质量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只要我们努力,有信心完成收支目标。
二是全力贯彻过紧日子思想,做到“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2020年财政收支矛盾更突出,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指示精神,一直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平均压减10%,“三公”经费一律压减3%。压减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大多数都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以及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社会事业,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有关“一老一小”、为民办实事等项目。
三是全力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绩效可考核、责任可追溯的监督管理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把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特别是加强对市县保障基本民生支出的管理和指导,使市县把基本民生支出放在优先保障的重要位置。发挥好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作用,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大效益,为海南老百姓实实在在带来实惠和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