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日前,惠城区民政局局长陶发琴做客惠城区“市民连线”栏目,以“蹄疾步稳守正创新奋力开创新时代更加幸福惠城民政事业”为主题,与网友展开交流。
记者获悉,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惠城区民政部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切实发挥兜底性、基础性作用,不断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尤其是在兜底保障中做到“三个百分百”,启动老旧小区“惠民空间”微改造等工作方面获群众点赞,不断擦亮惠城民生底色。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民政工作事关基本民生保障,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作用。那么,惠城区民政部门在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陶发琴介绍,惠城区民政部门做到了“三个百分百”:一是对合乎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按规定程序100%纳入兜底保障;二是对扶贫部门审核认定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人员100%纳入低保;三是对合乎条件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100%纳入低保,全面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
数据显示,2020年,惠城区将2545户6270人纳入城乡低保救助范围,将1110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完成全区633户相对贫困户综合评估工作,将合乎条件的156户相对贫困户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低保标准提到824元/人·月,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到1320元/人·月,城镇特困供养标准为1620元/人·月。疫情期间,惠城加强城镇低收入家庭救助,提高救助的范围和效率,将镇、街道审批额度由500元提高到2000元,全年发放临时救助金190.07万元,惠及1273人次。
与此同时,惠城区民政局还扎实做好挂钩帮扶的横沥镇增湖村5户相对贫困户脱贫帮扶工作,并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
另悉,根据最新的《惠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城乡低保等标准的通知》,惠城区的低保等标准有了新变化:一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853元/人·月,实行城乡一体化。二是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为1620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为1365元/人·月,进一步改善了全区困难群众的保障条件。
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综合、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自2020年9月,惠城区启动老旧小区“惠民空间”微改造后,第一批11个改造点同时动工,对50个老旧小区的道路、公共区域进行美化和便民改造,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也得到老百姓一致地好评。
陶发琴介绍,“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是市、区联动,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的一项民生工程,这一个项目聚焦群众关切、解决老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足、活动空间狭小等明显问题的一项举措。
惠城区立足实际、实用、群众满意,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式地对社区现有、有限的空间进行“微提升”“微改造”,打造一个兼具公益性、主题性、文化性、群众性的“惠民空间”,并开展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着眼于老旧小区中老年居民比例较高的现状,惠城区在改造过程中首创“长者之家”“健康之家”,逐步获得居民认可。
如今,“长者之家”是搭建在群众身边的交流、娱乐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之家”则可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中医康养、基本医疗、常规体检三大块服务,方便社区群众。
“有了两个‘家’,老年朋友们在社工的引导下,天天欢聚在一起,琴棋书画、其乐融融,增进了邻里和谐,增强了交流沟通、化解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也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陶发琴说。去年,惠城区完成52个“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得到了民政部的肯定和推广。
今年,惠城区明确了100个“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的任务,预计年底前将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深入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切实发挥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十三五”以来,惠城区进一步夯实了民政事业发展基础。
五年来,惠城区民政系统多项亮点经验得到肯定和推广。例如率先全方面实施困难群众二次医疗救助、城镇低收入家庭救助、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推进“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等工作受到上级肯定和群众认可。又如惠城区综合福利院先后获得广东省民政厅“最佳养老机构”称号、“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称号、“广东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还有婚姻登记处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龙丰街道、桥东街道、桥西街道、河南岸街道被授予“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乡镇)”,龙丰街道金峰社区党委书记黄伟获评“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称号。
五年来,民政部门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低保、农村和城镇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养育、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大幅度的提高(分别提升49.8%、46.7%、15.7%、41%、75%和56.7%)。同时,建成新型的公益性养老机构——惠城区综合福利院;出台多项慈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惠城区慈善总会共资助880户困难家庭重大疾病患者471.377万元;资助211名贫困大学生78万元;公安民警救助基金支出86.38万元;生育关怀资金支出102万元。
在做客“市民连线”栏目期间,惠城区民政局局长陶发琴还回答了网友们的提问。
答: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龄社会步伐不断加快,这是社会的热点关切所在。惠城区未来对于养老工作有如下构想:一是编制实施《惠城区养老服务体系产业建设十四五规划》,指导和提升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筹备成立惠城区养老服务协会,依托协会来引导规范我区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上台阶、上水平;三是优化养老机构资源,探索惠城养老社会化之路;四是逐步加强全区1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的功能,推动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问:做好民政领域安全工作,是各级民政部门的重大政治任务。接下来惠城区民政部门将怎么做?
答:按照省、市民政部门统一部署,2021年我们将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七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杜绝风险隐患发生。
一是开展社会救助数据专项治理。聚焦社会救助数据的八类明显问题,做全面检查、清理、纠正、规范,压实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工作责任,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二是深化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对已经整改的养老机构进行“回头看”,对还未整改到位的督促限期完成,对虚假整改的严肃处理,对限期整改仍没办法完成的责令关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开展孤儿档案管理专项治理。重点解决儿童福利档案室不健全、“一人一档”落实不到位、档案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四是开展社区“万能章”专项整治。用3年左右时间,分批制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正负面工作清单,建立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现象。五是规范社会组织法人治理专项行动。整治规范一批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存在内控风险的社会组织,清理清退一批长期不参加年检年报、长期不开展业务活动、长期没办法取得联系等名存实亡的社会组织。六是开展安葬(安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综合整治。全面摸排核实安葬(安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情况,联合有关部门整治明显问题,加快补齐服务管理短板。七是深化民政系统财务收支专项整治。瞄准审计、巡察察觉缺陷以及前期整治尚存问题进行“回头看”,完善民政资金使用管理长效机制。
问:新《民法典》中有不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关联的新变化。其中婚姻登记有哪些新变化,办理婚姻登记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答:新《民法典》出台后,婚姻登记面临一些新的变化,按照省厅统一部署,今年我们将开展跨区域婚姻登记。从6月1日起先行开展“全市通办”,随后逐步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比如说,只要是有婚姻登记意愿的对象,不管你的户籍是否在惠城,也不论你是在惠州工作、生活、旅游或者其他情况,只要是双方情投意合、登记意愿一致,都能轻松实现婚姻梦想。
为了适应这一新变化,惠城区民政部门进行了充分准备。在软件方面,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功能和部门间信息共享,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和颁证服务,探索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搭建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在硬件方面,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争取年内实现婚姻登记处新址搬迁。
另外,根据新《民法典》,在离婚登记方面增加了“离婚冷静期”制度。目前看来效果明显,尤其是对那些因一句话不合就闹离婚的冲动型、情绪型的夫妻很有效,挽救了不少婚姻关系。据统计,惠城区今年1、2月申请离婚共计472对,度过“离婚冷静期”后,有197对未如期办理离婚,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能够准确的看出,“离婚冷静期”对小两口正确对待离婚问题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