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头条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 市政头条

半月谈盘点2007年政府改善六大民生领域之进展

时间:2024-04-12 来源:市政头条

  近年来,子女教育费用的高涨,慢慢的变成了包括农民在内的城乡低收入家庭的支出重负,而这也进入了国家公共财政的关注视野。2007年新春伊始,两免一补这项去年惠及广大西部农村家庭的教育补助政策,开始把惠及面扩大到中东部农村地区。中央财政为此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近1.5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在两免一补政策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资助工作也紧锣密鼓。2007年9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建立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其特点可概括为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让普通高校和中职、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受到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国家资助。

  国家使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的决心慢慢的开始付诸行动。这个资助体系向职业教育的重点倾斜,无疑将带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作为民生难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医疗体制的整体改革方案近年来几经修改、讨论,仍然莫衷一是。但是,在医疗领域的基本的建设上,政府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的目标却日渐明晰。2007年,经过多年试点证明卓有成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步入全方面推进阶段,全国约有2400个县(市、区)开始建立这一制度,约7亿农民参加。在城镇,各类公立医疗保险制度也开始走向完善。

  2007年,降低药价---这一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治标之策成为各级政府推动医改的重点和亮点。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发改委在年初就主动调整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成品种下调,平均降幅20%,最大降幅85%,降价金额约70亿元;卫生部也表示要逐步改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切实把药品虚高价格降下来。从地方层面看,一些地方推行统一招标、配送等,力图从源头上控制药价。如云南曲靖市推行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四统一;山东济南市首批被确定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3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告别过去分散单一采购药品的历史;福建福州市通过财政补贴将零利润药品送进社区。

  或许这些改革措施的长效机制还有待探讨,但毋庸置疑,许多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走向深入,这些治标性的措施将有望向治本延伸。

  2007年的中国大城市房价涨幅惊人,商品房从十万元级消费快速跃进到百万元级消费,令工薪阶层望楼兴叹。

  在商品房领域的调控陷入僵局之时,政府却在另一个以往被人们忽视的住房领域打开了局面---廉租房,这一针对低收入群体推出的住房保障品种在2007年得到了格外的重视。年初,建设部就提出要求,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市、县,要在2007年年底前建立,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要实现应保尽保。为此,建设部还对廉租房的土地供应、资金保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2007年,全国各地政府建设廉租房的热情空前高涨,如贵州省就提出把在所有城市建立和实施廉租房制度作为2007年10件实事之一,对享受低保、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双困家庭,实行应保尽保;河南省给出时间表,要求在2010年年底前,全省所有城市(包括县城)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都将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海南省计划在5年内新建廉租房约69万平方米;一些地方在新建廉租房的同时还多方搜集闲置公房纳入廉租房供应渠道……与此同时,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品种也得到了加强。

  政府重视廉租房建设的深远意义在于,它用实际行动明确了政府在住房领域的保障责任。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最近表示,今年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已超过100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3%。超额达成目标固然可喜,同期公布的另一个数字更应引起人们重视:目前,全国95.7%的零就业家庭已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这表明,政府在就业任务的执行上不仅重视数量,而且注重质量。

  2007年,与帮扶零就业家庭互补并行的另一个就业理念就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慢慢的变成了各级政府的共识,实践证明扶持创业者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为失业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还有一些地方把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作为促进就业的一条主要途径,让更多的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7年新增就业人数将达到2400万人。党的报告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此背景下,政府仍将执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而创业将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2007年初,股市、基金持续火爆,一时间全民皆股、全民皆基,百姓储蓄资金不断大规模搬家,即使央行多次加息,也难以遏制人们猛醒的投资热情。

  不过,人们在获得一些投资收入后,又开始担心征税等问题,税收表格的一点点变动都能触痛人们敏感的神经。如果说,政府部门的澄清还不够让人放心的话,党的报告首次提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则让很多人吃了定心丸。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政府将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提供更多机会,完善各种投资渠道,使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增加,而不是相反。

  2007年,政府在调整收入分配秩序方面的举措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实际上也在逐步酝酿着更大幅度的改革。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为低收入者增收,利用税收和工资改革等手段培育中等收入者群体,重提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制度以规范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收入,人们从中都可看出政府调整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的思路逐渐清晰,措施日趋有力。引人注目的是,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看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初次分配公平问题的重视表明,国家在遏制贫富差距扩大上的举措将更为深入和有效。

  近年来,从试点到全面推开,从最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开始向中低收入人群乃至全体人群延伸,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格外的重视。2007年这项工作把提高覆盖率、争取全覆盖确定为最新目标。

  如果说,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政策在过去比较注重特定人群的保障,如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农村五保户人群的救助等等,现在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政策更着重于构筑覆盖城乡各个人群的全方位保障网。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全覆盖:制度层面,不断填补过去由于财力不够形成的空白点,在所有地区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政策体系;执行层面,将过去遗漏的各个人群纳入保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2007年,国家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的公共财政投入,部分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政策已基本做到全覆盖,如医疗救助制度在农村已实现全覆盖。在一些先行一步的地方,对全覆盖的追求更为明确,如浙江省已经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三条保障线,从制度上实现了城镇和乡村居民的全覆盖;上海市提出在2010年力争实现各类基本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即使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也力求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阶段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