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头条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 市政头条

新闻洞察丨2021年上半年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时间:2023-12-14 来源:市政头条

  今年上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果得到了持续拓展和巩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其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三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稳步的增长基本同步。本期新闻洞察围绕以上三方面的最新数据来进行解读,向读者展示上半年我国在民生保障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接下来的发展。敬请关注。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工作定下来了,下周就要来北京上班了。”家住石家庄的张克然前几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道。

  两年前,张克然由于家庭原因放弃北漂,回归家庭的她,始终没放弃“北京梦”。在家待了近两个月时间,她重返北京和朋友一起创业,当时正赶上疫情,受疫情影响,创业项目被迫停止。今天7月中旬,她选择了“再次北上”,和爱人一起重回北京,继续寻梦。

  在她看来,相比去年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就业市场,今年就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她结合自己的传播专业,投了近二十份简历,在收到面试通知的七八家企业中,经过一周时间面试,最终在三家有意向的录取企业中,选择了到海南鳄珍鳄鱼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就业。

  “我喜欢鳄鱼的神秘,个人对鳄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比较感兴趣,正好看到该公司也有相关的职位招聘,我就毫不犹豫选择了到此公司做品牌传播工作。重新找回工作状态的她,每天斗志昂扬。“‘30+’是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我一定要把握住。”张克然说。

  记者经过采访发现,受访者对目前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且随着网络平台卖货、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的发展,不少人选择了灵活就业。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其中,针对就业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上半年就业呈现哪些新特征?做好下阶段就业工作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常采访的相关专家这样认为,上半年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但青年就业压力不减。当前,仍需扎实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灵灵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就业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城镇调查失业率会降低,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2021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比2020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分月度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021年1月的5.4%降到6月的5.0%,回落到了疫情前水平。

  二是城镇新增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21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比2020年同期高出1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2021年前5个月,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1万人,比2020年同期高出45万人。显然,无论新增就业还是失业人员再就业,皆好于2020年同期水平,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三是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是就业工作要关注的重点群体。青年就业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国际劳工组织研究报告显示,15-24岁之间的青年人,其失业的可能性是25岁以上成年人的三倍。通过测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失业率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13.7%,25-59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6%,青年失业率显然远高于25岁以上劳动者的失业率。而且,16-24岁青年失业率从今年3月的13.6%上升到了6月的15.4%。

  分析其原因,周灵灵认为,除了青年群体工作经验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外,还与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就业竞争压力加剧紧密关联。“从往年数据看,第三季度通常是青年失业率高企的时期,9月份开始逐渐回落,这跟‘毕业季’有很大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求职者在选择工作时越发关注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前途。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较大、小微企业的招聘需求尚且没完全恢复,求职者更倾向于去发展前景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大中型企业或单位工作,规避失业风险。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逾五分之一的求职者在选择企业时会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约16%的求职者会考虑企业规模。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周灵灵认为,对于当前和未来时期的就业工作,需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逐步厘清我国就业总量性压力和结构性问题。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加之高等教育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劳动年龄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普遍延后,我国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在年年在下降,“十四五”时期的平均潜在就业规模(充分就业时的就业规模)小于“十三五”时期,就业总量性压力会有所减轻,就业结构性矛盾会相对凸显。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智能替代”等结构变化和技能需求变迁,契合这些变化正成为解决就业结构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其次,在充分的发挥零工经济非消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以忽视传统产业和行业的“定海神针”作用。有机构估测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按此数据推算,灵活就业人员约占我们国家的经济活动人口的四分之一。尽管近年来零工经济发展迅猛,对保就业、稳经济发挥了非消极作用,但传统产业和行业依然是保就业、稳经济的基本盘。零工经济在生活性服务业中体现得较为显著,但也需注意,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与零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长期从事零工经济可能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技能升级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下一步,需要加强这方面研究,且在制定有关政策时须认真考量。

  再者,无论基于提升就业质量,还是着眼于促进长期经济稳步的增长,都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和长期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性已然是学界共识。面向未来,在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同时,也要逐步强化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与人文、数理逻辑推理等通识教育,更好地兼顾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通用性人力资本,切实提高劳动者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迁的能力,以便劳动者在面对一直在变化和革新的技能需求时,经过短暂适应和专门培训即可契合新形势新要求。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上涨迅速,引发了全球对通胀的关注,特别是今年4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打算提高产品价格,更是引起了市场对通胀从生产端传递到居民消费价格的担忧。

  现在,上半年已经结束,原材料上涨引起的通胀是否传递到了居民消费价格,随着国家统计局上半年CPI数据的公布有了答案。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属于温和上涨,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1.1%,涨幅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9.3%,粮食价格持续上涨1.2%,鲜果价格上涨2.6%,鲜菜价格上涨3.2%。

  从去年下半年,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物价就有增长趋势,只不过那时表现还没有这么明显。进入2021年,国内除了猪肉相比之前是下跌的状态,食用油、卫生纸这些日用品价格都有所上调。这不禁让老百姓感到担忧,在全球迎来“涨价潮”的背景下,我国商品价格也会跟着涨吗?今年年初,业内人士对居民消费价格都持观望态度。

  物价上涨情况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因此,为遏制大宗商品价格不合理上涨引起居民消费价格的波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门积极加强监管联动,突出重点综合施策,降低和减少了物价上涨的投机炒作成分,推动物价走向稳定。

  从数据可以看出,上半年的物价稳定效果卓有成效,在6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下新的涨幅纪录,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远低于市场预期的情况下,我国今年上半年CPI呈现出温和上涨的态势,充分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消费者物价指数稳中趋降,改变了2019年以来CPI涨幅节节走高的局面。”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向记者分析,前6个月,CPI累计同比上涨0.5%,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84%),为历史以来的低位水平,也远低于国际通行的2%的目标通胀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大幅跳水等所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畜肉类价格下降7.6%,影响CPI下降约0.2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3.6%,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认为,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同比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上半年平均下降19.3%,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可以说,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影响涨幅总体回落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猪肉价格又是重要原因。

  上半年CPI整体处于温和上涨区间,顶住了输入型通胀压力,下半年CPI是何走势?李佩珈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持续,美国财政刺激政策加码及全球流动性宽松推高全球通胀预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输入型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但整体仍处于可控区间。总体来看,受经济基本面偏弱、消费偏冷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物价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基础。

  “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不同,本轮经济刺激与复苏计划重在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央行资产负债表未见明显扩张,不存在需求过热导致通胀高企的条件。尤其是当前居民收入放缓再叠加猪价上行压力减弱,核心CPI将继续低位徘徊。”她分析道。

  刘爱华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带来部分工业消费品有所上涨,但从长期看,我国的供给能力比较强,工业生产能力比较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所以工业消费品的市场供应总体比较充足,工业消费品价格不存在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

  “综合以上三个板块未来发展的态势判断,全年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实现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也同样有基础、有条件。”她表示。

  最后,李佩珈建议,过高和过低的通胀率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消费者物价较低为货币政策采取稳健偏宽的政策环境创造了条件,未来要继续以保持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继续做好货币政策调控工作。此外,要建立常态化市场沟通机制,及时传递稳增长、控通胀的信息,稳定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近日更新了31个省份2021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其中,上海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0357元,位居全国第一;北京紧随其后,以38138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第二;浙江则位居第三,其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0998元。而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二者结合对比来看,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辽宁、重庆等10个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了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从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2020年同期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

  对此,国家统计局住户司司长方晓丹分析认为,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居民就业形势不断向好,带动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这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104元,增长12.1%,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7.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从具体的结构上来看,推动收入实现5.2%的增长,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结构性因素。一是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带动了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二是随着各地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高了养老金标准,加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及时做好社会救济和临时救助,人均转移性净收入名义增长9%,两年平均名义增长8.6%。三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经营活动逐步恢复,经营净收入上半年同比名义增长17.5%,两年平均名义增长5.6%。而实现这个增长,既有经济恢复的因素,也有政策支持的因素,同时,还有各个经济主体自身的努力。

  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应的,是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有所加快。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4%,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1.0%,两年平均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3.2%。

  “应该注意到,虽然消费恢复到疫前水平,但复苏动能表现乏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颜色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主要受疫情和就业的滞后影响,消费复苏步伐缓慢,尤其是可选消费。相比于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受居民收入水平影响更大。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42元,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增长5.2%,低于经济增速水平,可见可支配收入为消费提供动力不足。

  “若要刺激消费,关键要在提高居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上下功夫。”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常采访的专家表示,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继续深化改革收入分配体系。这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保障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和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是提升居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综合信息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武红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具体来看,一方面,各类单位要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劳动纠纷多部门联动处置机制,多元化解劳动纠纷。同时,针对弱势就业群体,如老弱病残孕员工,要统筹做好就业援助和托底帮扶;针对新经济形态中的平台经济等具体模式,要尽快出台覆盖到各类用工模式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方案。

  事实上,为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确定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着手补齐制度短板,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这也反映出我国政府对民生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