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奖第二届奖励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近日采取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承站,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等21位委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燕中凯介绍了《2022年环境技术进步奖评奖工作方案》。“今年共征集到提名项目100项,其中包含水污染防治29项、大气污染防治19项、固态废料处理处置与资源化23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10项,噪声与振动、电磁等物理污染防治2项,环境监视测定/监控16项。”
燕中凯说,相比去年,2022年环境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完成人中的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上升10%,相关发明专利上升28%,产出标准数量上升20%,相关营业额上升41%。为反映新形势下生态环保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新定位、新思路,更好地激励产业创新,协会秘书处制定了环境技术进步奖评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更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成效,成果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解决的问题和发挥的作用等。
“综合来看,2022年提名项目依然保持了较大的行业覆盖面和较高的技术水准,体现了我国环保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实力。”燕中凯说。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原会长、环境技术进步奖第一届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樊元生表示,2018年,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设立了对全国的“环境技术进步奖”,旨在发挥科技奖励对环保产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环保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据悉,环境技术进步奖第一届奖励委员会于2018年7月成立,2019年-2021年完成3届环境技术进步奖审定工作,在全国行业协会、协会分支机构、各地环保产业协会、院士专家支持下,共计收到提名项目425项,提名项目中80%由企业牵头完成,参与单位超过1100家次,企业和科研单位占比分别为60%和40%。目前,已评选出获奖项目116项,其中特等奖项目1项、一等奖项目28项、二等奖项目89项。年度获奖项目的综合产值高达300亿元/年,涉及专利1500件以上。2019年,清华大学牵头的特等奖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体现了我国环保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郭承站指出,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创新是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生态环保产业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部署,全面推动协会《快速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水平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中技术创新体系相关建设任务的落地见效,需发挥奖励委员会对协会各项科技评价和奖励工作的组织领导作用;系统谋划生态环保产业相关科技评价和奖励工作的顶层设计,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分等级一体化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创新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协会科技评价和奖励工作与政府、地方协会、创新平台、行业协会等不同主体间科学技术创新和奖励工作的统筹和衔接,推动设立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创新工作网络,协助创新成果转化等。
在会上,奖励委员会委员围绕科技奖励和创新工作建言献策。郝吉明院士说,环境技术进步奖对推动生态环保产业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创新有重要引领作用,对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将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王桥提出,环境技术进步奖应进一步梳理技术领域分类,将生态修复技术、环境信息化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纳入提名征集范围,让奖励工作更好引导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曲久辉说,环境技术进步奖应关注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引领中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提升环境技术进步奖的影响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刘文清建议,在环境技术进步奖下设立更多子奖项,如科学技术创新奖,扩大奖励范围,鼓励更多高校和科研单位报奖,推动环保产业技术源头创新,推动产学研用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贺克斌提出,在奖励分类中建议设置环境服务业分类,应鼓励环保产业领域企业报奖,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说,环境技术进步奖应强调技术创新内涵和技术上的含金量,关注原始创新,关注报奖项目的产业化进程,特别是技术装备原型机方面的进展,通过设置科学技术创新子奖项鼓励原始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任南琪提出,环境技术进步奖评奖指标应体现产业特色,使得评奖工作更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建议在评奖过程中逐渐完备各项评奖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高翔提议,奖励技术领域分类要关注交叉学科,鼓励原创技术发展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利中建议,协会奖励设置与国家奖励对接,并研究奖励技术领域分类,根据技术发展状况,动态完善技术分类等。
封面新闻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提供 “演武场”,300款工业机器人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