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官方网站app > 资本运营

强化生态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

时间:2024-01-03 来源:资本运营

  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须在认识上着重把握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观的含义、生态文明的基本结构形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内容上着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本要素及其外延的多层面指向;在方法论上着重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约束和实践的基本路径。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地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实现ECO的良性运行,从而使人类社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完善。

  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白准确地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观点,表明了生态文明的基本标志:即从天人相分向“天人合一”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重目标转变,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转变。由此确立了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即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要求人类坚持相互关联的三个根本原则:一是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二是人类应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赞助自然,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和方式破坏自然;三是人类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类的发展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形态,无论是内涵或外延,都有其不可或缺的结构要素及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表现的结构形态中最重要的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从外延上看,生态文明的指向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也就是说,生态文明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的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和观念,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社会所有的领域的延伸和物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具有多维性指向的覆盖全社会的有机整体。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失范行为而致。然而,这个直接原因的背后,则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它最后导致人类种种狭隘、短视、极端利己的行为,从而忽视自然生态内在的固有的价值,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危机。因此,在当今人类面对生态危机而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候,也使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人类应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认识的角度解决人类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树立进步的文明的生态价值观,这不仅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发展的趋势。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施,促使人类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当代中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刻不容缓的。因此,党的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不仅仅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前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摆脱生态危机的总体对策,概指人们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实现ECO良性运行的一切活动。就“建设”的意义而言,它的指向应当是多维度的或多层面的,概括起来说,包括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

  (一)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层面。生态问题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即从孤立、个别和局部的技术事件,突变为以“生态问题”整体出现在国家和世界政治生活之中。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生态环境状况关系着它的生存和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人心向背的重大的政治问题。这就要求党和政府的政治活动不仅要接受生态问题,而且要主动处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之一,按照生态学原理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有机结合,树立生态为政意识,即把解决生态问题作为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断形成体现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政策,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环境,以及设施和政治保障。加强生态法规、生态行政和生态民主建设,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体的符合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新的政治形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层面。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以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又必然要求产业经济行为和发展方式的文明。于是,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层面,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生态学原则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既考虑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保持生态环境充分的休养生息,以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最重要的包含: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就目前的情况去看,更应当注重提高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优化产业体系,转变增长方式,切实加强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建设。同时,使识别“绿色标志”成为众多购买的人的习惯和时尚。

  (三)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层面。文化与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马克思和列宁都把文化中的一切有价值的、精致的东西看成文明的东西。也就是说,文明是文化中的积极的、健康的、优秀的果实,或者简单地说,文明是文化的积极部分。因此,所谓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层面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可以说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它不仅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转向生态工业文明,也表明人类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改革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影响生态的一切因素中,最大的力量是文化,它包含了指导咱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和规划等意识和行为,也包括一切文化设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指向是树立全民生态文化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生态文艺建设,以及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宗教、生态传媒文化建设。

  (四)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社会层面。放眼当今世界,现代化建设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竞相发展,而这种发展无一不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艰难前行的,其中主要矛盾是发展和环境的矛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环境状态。因此,必须依据现有条件切实解决当前已发生和有几率发生的生态问题。这不仅要求我们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社会(当作社会生活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包括重视和加强一切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即倡导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最终使人们的生活达到“绿色化”的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一定要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运转形态上看,开展全民教育、实施规范约束和推动社会实践,不失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只要我们将这三者协调起来,发挥其合力作用,就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生态文明能否转化为人们的意识、能力和社会实践,首要的关键的在于我们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道德与法制的全民教育,提高全民实践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和能力。

  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生态道德意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因此,在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时特别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这里告诉我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与法律意识,从而使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道德自觉,无疑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生态文明知识亦即生态环境知识,包括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常识,以及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等。它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渊源和重要的智力支持,因而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无疑要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全民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要求我们用一定的生态文明原则和规范来教育各个层次的社会成员,使受教育者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明确其善恶标准,而且要求我们注重人们个体实践生态文明的能力培养,它包括人的生态文明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实践能力、承载能力及生态问题的抵抗能力等。同时,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我们应当加强对培养生态文明实践能力工作的研究,以更加有利于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效果。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规范约束方式,这里包括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生态问题的产生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提出,要求我们以一种发展的眼光认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寻求德法并举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约束机制。

  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软约束”,相对于法律规范,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自我控制和约束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始终起着有效的调节作用。任何一种社会活动的有序、协调发展,不能离开一定道德规范的整合和调适。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赖于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亦即解决发展、科技、消费活动与生态平衡的矛盾问题,需要人们具备生态道德自觉,需要人们以生态道德责任感面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生态问题,需要以生态道德规范来评价和约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和行为。

  法律规范作为一种“硬约束”,以其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形成不得不遵循或服从的意识。法的维持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属于“他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维护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道德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只有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才能培养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自觉性的“经济人”、“文化人”和“社会人”,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切生态失范行为,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社会生态文明程度。

  (三) 推进生产行为、生活行为和管理行为协同并举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运动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既是认识世界的问题,又是改造世界的问题。因此,不仅要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实施德法并举的规范约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法,而且要着重强化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这实际上就是要把社会实践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以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的开展。

  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和直接推动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切阶段的和最终的目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别的方面都是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需要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克服人们实践活动的各种异化状态,遵循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的价值观指导,自觉调整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要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成为人类的自觉生产实践,而且要使“健康、科学、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成为人类自觉的生活行为。

  推动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既需要一定的舆论和智力支持,也需要相应的法制基础和物质条件。因此,党的意识形态机构特别是各种媒体,应以党的报告为动力,不断拓展生态文明的传播渠道,增强宣传力度,为生态文明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应通过种种研究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照和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力度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并集中力量推行生态治理工程,诸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等,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着理想的境界迈进。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既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贯彻党的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要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重要目标,研究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及其路径选择,通过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协调运转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能够扬起智慧的风帆,驶向历史的长河,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