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唯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发展传播的重要场所。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是高校在实现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工作。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以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教育目标,即立生态文明之德,树保护生态之人。为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要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最根本是立德,不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任何环境保护的行为都将无从开始。生态文明教育应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观。二是培育学生保护生态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创新能力。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保护生态之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技能教育,让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环境法制和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开展生态保护实践活动。
全球化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渐突出,我国高校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开设了环境专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环境教育。2007年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高校的视角逐渐从环境教育前移到环境问题的根源,即更注重环境治理全过程的生态文明教育。2008年,北京大学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开设了环境技术市场化示范课。2015年,清华大学开设了《生态文明十五讲》本科通识课。201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成立了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共同探索开发优质课程及教材。
生态文明教育已在高等教育中生根发芽。目前各高校已陆续设置和开展相关理论课程和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保护生态实践的能力。有些高校通过开展专项科研项目开发,着重培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重视不够、开展不均衡、教育资源未普及和内容尚未形成体系等一系列问题。
“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溪面只消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东西两溪的融通需横一“枧”,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得横三“枧”:一是贯穿思政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二是融入专业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融合;三是发展实践教育,培育创新实践型专业人才。
生态文明观教育旨在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明确当代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塑造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观。
一方面,在课程中融入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作品以及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脉络,让学生从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深层次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例如,通过深入剖析和解读我国古代哲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要在课程中融入全球形势、我国生态国情以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使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理念和方向有正确的认知。习说:“任何一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要帮助学生将认知转化成为保护生态的责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接班人的使命意识。
将专业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发展,有助于让大学生在学科专业学习中,养成生态保护意识,掌握保护生态的技能、提供绿色服务的能力,成为支撑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高级人才。
一方面,依据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观的宏观视野,开展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设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教育培训方案中融入生态育人,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置身于专业与生态文明互融的学术、科研、实践的氛围中,实现全方面全过程的生态育人。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融入高校教育要依托专业教育的载体。人才教育培训是高校的第一个任务,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通过课程讲授、开展讲座和活动,还需要依托专业教育的平台,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全过程,让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形成生态一体化的宏观视野。育人前先立书、育人前先育师。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高校要在各专业教材编写和讲义设计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同时提高专业教师生态教育的能力。其次,各专业在建设中,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整合优势资源,跨学科、跨专业开展与保护生态有关的活动、项目。这不仅有助于各学科、专业突破界限,形成文科、理科、工科各学科协同交叉,最终形成学科互通、知识互补的生态文明教育合力,更有助于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使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思维不再仅限于本专业,而能够更全面地把握生态文明整体知识结构,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生态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到行动上的生态保护行为。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学校教育的冲刺阶段,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生态保护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首先,以高校为主体,协同社会、家庭开展实践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手段。生态破坏问题,追根溯源是在“社会”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而来。例如,环境污染、生态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民环境意识薄弱等导致的。因此,生态文明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是社会问题,应该放在全社会的环境中合力解决。其次,在教育形式上,生态文明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唯有深入大自然,才能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开展有效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离不开政府、实践基地和家庭的支持和协作。高校可与单位、社会组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例如,与当地乡镇挂牌共建“生态实践服务基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意识、总结规律、探索方法。最后,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发展实践教育,促进大学生探索实现生态优化的生活方式,推进大学生开展生态科研创新。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应让大学生理解为何需要科学技术创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而言,科学技术创新不能只是一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应在此过程中,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共生。大学生在突破新技术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生态效益,甚至解决生态难题,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出贡献。
(尚云峰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谢雅妮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讲师。本文系2022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课题“习生态文明思想引领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2NDJC169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