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宁波前湾新区重大市政设施专项规划》(2019-2035年)已编制完成,并对外发布,规划最重要的包含供水、供电、供气和环卫等涉及民生保障、城市发展的重大市政设施。
规划着眼前湾新区604平方公里,同时将宁波北部副城,包括余姚和慈溪市域,总面积2888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谋划,从城乡统筹、开放共享的角度研究重大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推动市政设施相互连通,提升区域链接能力。
规划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科学确定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形成规模合理、等级有序、联系密切的设施网络。重点加强短板市政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设施水平和服务的品质。到2035年建成布局合理、专业先进、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市政设施体系,并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前湾建设模式,示范引领。
宁波前湾新区指挥部组织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湾新区有关部门、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领域专家协同推进,历时一年多时间形成。谋定而后动,这次最新出台的重大市政设施建设蓝图有哪些亮点,对未来前湾新区的城市建设又有哪些意义,我们来看看专家如何解读?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冯一军表示,区域优质水资源短缺是当前面临的主体问题,到2035年,预测前湾新区需水量约58万吨/年,贯彻“多渠道开源、节流优先、分质供水、综合利用”的方针。开源与节流并重,提高水资源供应能力,与慈溪、余姚城区供水设施共建共享,建成城乡统筹、服务均等的一网供水系统。同时,展望远景年,还需继续加强与宁波市区、绍兴和省级方面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浙东扩大引水工程,提前谋划姚江引水工程。加快慈西水库、钦寸水库引水工程、航丰水厂提标工程和杭州湾新区水厂建设,加强再生水利用,谋划海水淡化工程。切实保障新区发展,完善主干供水管网建设,提高供水能力。
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设计院副院长姚吉说,规划统筹考虑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合理划分污水处理分区,充分的利用现状污水收集系统,污水系统建设考虑与余姚市和慈溪市的整体性。扩建小曹娥污水处理厂、北部污水处理厂,新建余姚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强完善管网建设,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建设各污水厂联通管,加强排污主管应急调度能力,加强农村污水整治,提升截污率。
前湾新区处于能源供给系统末端,安全可靠性亟待提升,至2035年,预测年普通用户用电负荷为295万千瓦,全区用气量达4.5亿方年。深圳市雷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总工程师吴俊明认为,需加强完善输配电网络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智能配电网改造,加快建设500KV杭湾变作为主供电源,是当前第一个任务,继续完善配电网架结构,建设12座220KV、52座110KV公变、23座专变,保障用电需求。融入区域供气系统,对接区域天然气输送主干管,加强与长三角天然气管网互连互通互保,实现区域用气应急保障。加快第二气源建设,新建2座天然气综合气源站,内设分输站、城市门站、调压站和LNG应急气源站,外通余姚南门站,实现余慈区域双路气源保障,完善城镇中压管网建设,提高管道燃气普及率。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快速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健全固废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至2035年,预测生活垃圾为1500吨/日,范围内布置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厨余垃圾处理厂,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可回收物分选中心,2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所,5座垃圾转运站。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王云海提出,在确保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地下空间建设邻避设施,并逐步推进现有市政设施的地下化建设和已建地下空间的优化改造。
冯一军进一步指出,基础设施应做到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营造高品质多功能的绿色市政,结合城市蓝绿空间,融入海绵理念、兼顾多种功能,以塘为脉,密织水网,建设四横五纵海绵绿色廊道。建设完备网络体系架构,结合5G产业、应用场景,实现5G信号全覆盖,构建城市信息收集平台,完成滨海创新发展核心区20余公里综合管廊建设,完善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化建设。
据悉,本次规划是前湾新区空间规划发布后,首批编制完成的专项规划。注重前湾发展的质量和内涵,积极探索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引导市政基础设施向集约、智能、低碳的方向发展。全面建设以创新型、环保型、知识型为核心的市政设施体系,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对实现区域统筹,指导可持续、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原标题:《前湾新区重大市政设施专项规划发布!供水、供电、供气和环卫等民生设施这样建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