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道路上实践“城市交通绿波带”整体设计,在6楼天台小型直升机旁学习未来城市救援课程,同济大学教授面对面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每周二,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的学生们都能浸润于学校开设的“市政教育”特色课程中。历经百年,市东实验学校一直秉承“把劳动人民子女培养成国家栋梁”的办学宗旨,淬炼出面向未来的“市政教育”课程定位,矢志培养面向未来的城市建设者。
【学校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休戚与共,“市政教育”是结合学校历史和基础,依托区域方位和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形成拥有非常良好城市建设者和现代公民素养的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坐落于杨浦区,位于上海城市的东北侧,工业历史资源、高校资源等很丰富。回望市东的百年历史,学校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休戚与共。
据校长沈洪介绍,“市政教育”是结合学校历史和基础,依托区域方位和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形成拥有非常良好城市建设者和现代公民素养的学校办学特色。“市政教育”与新时代的脉搏紧密契合,是在实践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
学校始终坚守城市孕育学校、学校滋养城市的价值追求,将办学方向与杨浦发展、上海发展、中国发展融会贯通,培养城市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摸索和展现出了以市政教育实践为重要形式的办学特色。
2019年,习在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正需要大批专业人才支撑和保障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这也更坚定了学校以“市政教育”为办学发展趋势的决心和信心。
在副校长李昂眼中,“市政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关系紧密,“孩子们长大后,不一定会成为城市的领导者,或是某个行业的领军者,但必定是未来城市的生活者和建设者。我们能提供给学生的就是城市所有的领域的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活场景。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给他们更多的体验来拓展眼野与思维方法,给他们一个热爱城市的机会,培养热爱城市、热爱国家的情怀。”
“市政”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包括城市管理、规划和建设等。巧妙的是,学校的市政课程包含城市人文课程、城市科技课程和城市生活课程,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学生都能寻找自我的兴趣点,发挥自身所长,并以此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搭建桥梁,为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成才奠基。
【每一门市政课程由多学科老师共同完成,并非简单的拼盘,而是在备课之初就强调综合性。从设计、实施到评价,再到最后赋分,全过程都是由多个学科老师共同参与。】
记者发现,学校不仅仅设立了市政教育特色课程,还在常规的学科教学中渗透了市政特色的教学内容,将市政特色课程与学科教学的相关联的内容融合,形成了新的教学目标和主题,进行跨学科内容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多感官的城市实践研究体验。
比如,市政教育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化性、跨学科。“每一门市政课程由多学科老师共同完成,并非简单的拼盘,而是在备课之初就强调综合性。比如《绿色建筑模型设计与搭建》课程,涉及建筑学的知识,相关学科有物理、数学、生物等,那么该课程教研组由一个主备老师和N个辅助学科老师组成,以‘1+N’模式来更好地实现课程架构设计的科学与完整。从设计、实施到评价,再到最后赋分,全过程都是由多个学科老师共同参与。”李昂说。
学校还大力培植与特色课程相关的社团。社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尽情展现自我、充分发展自我的重要平台。对此,学校鼓励学生在特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成立相关社团,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自主发展,实现个性化成长。
这与“双减”政策的减负增效的目标不谋而合。目前,学校共有12个体现市政特色的社团,如城市新闻社、建筑规划设计社、无人机测绘社、城市园艺社、城市水务社等等,其他社团也将市政特色融入到活动中。
校长沈洪表示,为了搭建好平台,学校还设立了“市政教育研究中心”,校园空间也进行过合理规划,既打造了市政环境空气检测、直升机应急救援、水处理综合、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等创新实验室,又充分的利用了现有校园空间,构建市政教育生态圈,如智慧交通绿波带项目,为市政特色课程创设多元且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直面城市中的问题,进行项目研究。
李昂和记者说,“我们学校有飞机、火箭、汽车,现在是上海高中里的‘迪士尼’,每学期选课时,学生们都要秒杀抢课,非常火爆。”
这样“接地气”的课程来源于生活,自然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真正的城市生活中去体验,去发现。学校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劳动、校园节日等活动契机,围绕八大专题课程的研究项目特别设计了配套的八大主题实践活动,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利用校园体育节和运动会,组织学生开展城市定向挑战赛,还创设了一条“市东实验学校→长阳创谷→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杨树浦水厂旧址→市东实验学校”的实战路径。
【不仅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还把家长就职的工作单位打造成职业体验基地,将“见习居委会主任”活动打造成品牌,多举措深入挖掘区域市政资源,充分的发挥杨浦区“三个百年”的资源优势。】
为进一步雕琢“市政教育”办学特色,提高质量,市东实验学校积极引进各类校外资源。与高校合作,打破学段壁垒,让专家走进校园。与同济大学德语专业合作,邀请实习老师、留学生,到学校指导德语学习;邀请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开设生涯规划讲座,向学生讲解城市未来发展、城市科技等知识;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合作建立医学实验室,探索开设医学类课程。
“高校更了解学生未来的职业出路,我们和高校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让高校走进课堂实地指导学生,介绍现在的城市发展状态和前沿知识,打通纵向的城市教育体系。”李昂说。
在家校共育方面,也有着由来已久的合作传统。学校邀请当选过“上海工匠”的家长给学生讲解《智慧交通绿波带》等四门特色课程,并通过家长的同事资源,持续为课程内容和现场教学提供支持。学生们学会了利用校园里的红绿灯、人行道亲自设计出交通绿波带的理论模型。《城市美食家》特色课程也倾注了家长的智慧,帮助学校建设了烘焙教室,这门课在校内调研中当选为“学生最满意的校本课程”。
市东不仅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还通过与家长紧密合作,打造“家、校、社”联动生态圈,把家长就职的工作单位打造成为学生们提供职业体验等内容的服务基地。如高中生们到杨浦滨江当志愿者,到红房子医院杨浦区分院做导医等,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我们居住的城市和服务社会需要。
追溯至1997年,学校在全市首创“见习居委会主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托这个品牌,学生走进社区,和居委会主任一起工作。至今,共有千余高中生走进社区,在这个“课堂”上,发扬“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协助居委主任处理各种事务,感受到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乐趣,培育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为个体社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学年,市东学校有超过300人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暑假期间,市东50位高中志愿者走进大桥街道,编制了《大桥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四个一”活动方案》,观察、走访、宣传,助力大桥街道在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测评中达到“优秀”标准。
沈洪和记者说,学校还大力引进各类社会资源,与杨浦区城市规划展示馆、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中国联通南方基地智慧展厅等合作,建立社区市政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定期前往进行课程学习、实践研究、志愿服务。
市东实验学校还联合周边企业和事业单位、高校以及中小学,牵头成立了市政教育合作发展联盟,充分的发挥杨浦区“三个百年”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区域市政资源。杨浦区司法局、平凉街道、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杨浦自来水厂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中原中学、鞍山初级中学、昆明学校等学校与市东共同开展市政特色主题活动,共同开展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探索创新实验室和教师团队建设的机制与路径。
联盟自成立以来,围绕城市治理领域形成了基于问题解决的“为了城市未来”品牌活动,每年聚焦一个主题,组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科技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科技在城市治理中的魅力,提升学生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当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时,让他们真正成为素养全面、热爱生活、服务国家建设的合格公民。”沈洪如是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