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头条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 > 市政头条

2024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公益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养老等方面的变化值得关注

时间:2024-04-05 来源:市政头条

  原标题:2024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公益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养老等方面的变化值得关注

  在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涉及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乡村振兴、养老、救灾、企业履责等方面内容,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度梳理。

  提示:“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这一表述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提及,但与前几年相比,2024年的表述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八条“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共包含七方面任务,第六方面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其中明白准确地提出“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1年重点工作第八项“切实增进民生福祉,逐步的提升社会建设水平”共包含六方面任务,第六方面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其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全力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发展。”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2年重点工作第九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共包含六方面任务,第六方面为“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其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主要工作的第十项“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社会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中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一部分明白准确地提出“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政府工作任务第十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共包含五方面任务,第五方面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2020年至2023年,虽然略有差异,但“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发展”均放在“社会治理”的任务范畴内。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描述则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位置变了,虽然从大的范畴来看,还是在民生和社会治理中,但具体一点则被放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范畴内,这一变化无疑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尤其是这一做法是否会在此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延续。

  二是社会工作的表述消失了。这一点需要考量的一个背景是,会工作部在2023年组建,民政部的拟订社会工作政策等职责已被划入会工作部。而会工作部是党中央的机构。

  三是支持之外多了“引导”。怎样引导,引导到什么方向,怎样才是健康发展,需要结合位置等方面的变化综合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段中,排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之前的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之后的是“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报告: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学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

  提示:“养老”一词在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十几次,能够说是一个高频词,足以显示出“养老”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从详细的细节内容上看,则涉及科学技术研发、服务供给、财税金融、人才教育培训、城乡社区等多个方面。

  2023年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

  随着相关职责的落实,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力量在养老领域将大有可为。以老年助餐服务为例,民政部等部门2023年10月联合印发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就明白准确地提出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以慈善捐助等方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鼓励探索“服务积分”“志愿+信用”等模式,培育发展老年助餐志愿者队伍和互助组织,建立服务评价激励机制。

  报告: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提示:2024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怎么样才可以做到呢?报告精确指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那么,如何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呢?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给出了十分明确的说明。

  具体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六个方面。

  在农村实施项目的社会组织若能够结合《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开展工作,既是响应国家战略,更加能够使项目推进得更加顺畅。

  报告: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

  提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在此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出现,例如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层分类做好社会救助,及时帮扶受疫情灾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坚决兜住民生底线政府工作报告更加重视,要求“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如何才能“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

  《意见》在“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这一章节中明确列出了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完善专项社会救助;加强急难社会救助;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做好其他救助帮扶;鼓励开展慈善帮扶六个方面的要求。

  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推动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支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财产、开展慈善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面向低收入人口开展慈善帮扶活动。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在政策、对象、信息、资源等方面做救助需求与慈善供给的匹配对接,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样化救助帮扶。

  2024年,这些要求的落实,需要社会工作者和慈善力量的热情参加,同时这也是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发展难得的契机。

  五、着力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防灾减灾救灾社会组织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提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每年政府报告都会提到的内容,2024政府工作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特别强调了夯实基层基础。

  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逐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会议强调,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今年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同样强调,管理体系要强基础、增效能。要更看重眼睛向下,持续向基层末梢聚焦发力;要更看重社会参与,树立协同共治的理念,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全面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2023年12月底完成修改的《慈善法》也特别增加了应急慈善专章。对于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组织来说,2024年将是眼光向下、扎根社区的一年,顺势而为方有大作为。

  报告: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提示:2023年7月发布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企业家精神有明确阐述:

  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敢闯敢干,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按规定加大评选表彰力度,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经验。

  优秀企业家的考量维度并不是单一的,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可以说既有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要求,也有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

  教育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未来的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鼓励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发展的实干家和新时代的奉献者,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个人价值,向全社会展现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踊跃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参与应急救灾,支持国防建设。

  报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提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提出于2023年10月,具体包括构建“一带一路”立体相互连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其中开展务实合作中包括中方将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2024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明确,“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

  对于有志于走出去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来说,积极争取参与到这些“小而美”民生项目中,或者按照同一方向设立走出去项目并予以实施,必将事半功倍。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