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财政预算计划投入自然科学基金53.59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5%。依照国家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和基础研究发展需要,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今年将安排资助计划64亿元左右。作为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科学基金制已经被证明是我们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并已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和主要推动力量。
在国家对基础研究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投入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管好用好科学基金,推动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的完善和发展,使科学基金制永葆生机和活力,从而为推动我们国家科学发展、增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切实贡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以上问题,《科学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
《科学时报》:当前,国家对基础研究日益重视,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地增长,能预见,财政对科学基金的投入仍会呈稳定增长。在经费增加后,基金委的资助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陈宜瑜:基础研究既是原始创新的源头,又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撑。精准把握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全面落实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从基础研究发展的规律出发,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自然科学基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保证自然科学各个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话没错。但是必须认识到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不可预测性。考虑到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我们一定要让每个学科都能得到支持,否则万一停掉某个目前不太前沿的学科,20年后发现这个学科有了新的增长点怎么办?它有很大的可能性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不能在最基础的地方侧重什么,不侧重什么。谁也无法预测未来10年、20年科技前沿在啥地方,哪项基础研究更重要、更有应用前景。为避免出现木桶效应,国家必须保障所有学科的基础研究都能得到支持。
因此,为了培育创新思想,面上项目首先要得到主要经费的保证,以继续强化支持自由申请的研究,为科学家自由探索提供广阔空间。目前面上项目已经占整个基金资助经费的50%,项目系列的70%。2007年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大约占申请项目总数的17%,平均资助金额不到28万元。
按照控制资助率、提高资助强度的原则,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把面上项目的资助率控制在20%以下,这样可以让科学家在充分的竞争后脱颖而出;同时在国家总体投入增加的背景下逐步提高面上项目的单项资助强度,今年的单项资助金额可以达到32万~34万元。
据初步测算,20万元才够一个科研人员维持3年。以一个课题组3位研究人员计算,只有当单项经费支持达到60万元左右,才能让科研人员真正靠一家的资助完成研究。现在为了正常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组只好四处交叉申请,最后一篇论文下挂着好几家经费资助单位,客观地说这是很无奈的事。因此,60万元左右是我们希望面上项目能够达到的资助强度。
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科学问题的提出则必然依据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基金的资助工作要统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需求,既要支持以科学自身发展需要为动力的研究,也要支持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为动力的研究;统筹全面布局与重点部署,既要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又要结合我国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
基金委每年设立的由申请指南引导的重点项目约370项,平均资助强度为170万元左右,由于经费能够有力保障科研工作较好地完成,这是最受科学家欢迎的一个项目。
另外,资助强度为1000万元的重大项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合作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科交叉是孕育创新的重要途径。解决各领域的有机结合与融合的问题,没有多学科领域科学家的强强合作是不可能的。依靠科学家的群体智慧,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战略需求转化和凝练为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学问题,进行顶层设计,通过重大项目以及重大研究计划,引导科学家在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内,我们要启动30个重大项目和15项重大研究计划。其中,重大研究计划还是属于较新的项目类型,投入力度较大,在“十一五”期间平均资助强度要达到1.5亿元。作为一个项目群,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重大研究计划的高强度投入,使我国在一些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取得明显突破,并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科学时报》:科学基金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科技人才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并构建了紧密衔接、互相支撑的“项目”和“人才”两大资助板块,基金委在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建设方面将有什么新举措?
陈宜瑜:基金委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以创新价值为准绳稳定支持了一支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以创新实践为载体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我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培养后备人才和激励拔尖人才相结合、稳定国内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相结合、促进个体成长和培育创新团队相结合,坚持以创新项目凝聚人才,以创新实践培养人才,努力扩大基础研究人才的源头供给,吸引和凝聚海外优秀人才,造就在科学前沿开展创新研究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为了贯彻以人为本,人才强国战略,丰富和发展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基金委在“十一五”期间,对人才培养资助体系的完善,主要将突出支持青年后备人才和科技拔尖人才。
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基础研究非常必要。他们必须经过严格的、基本的科研训练,以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习惯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入科研第一线时,有青年基金项目可以提供18万元至20万元的项目经费,给他们一个学习科研的机会,让他们在科研领域很快起步,这种资助并不硬性要求他们在几年之内必须出成果。今年基金委有些学部青年基金资助率已经达到25%,而且仍将加大青年基金资助面,希望能够达到30%的资助率。
为了扶持坚守在欠发达地区的青年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基金委特别设立了“地区基金”,让他们能够安心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
在广泛资助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培养领军人物。对于更有科研潜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还另设“杰出青年基金”,每年资助人数为180人,资助每人金额现在已经由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杰出青年基金”不是根据申请人具体作什么研究来判断,主要是根据申请者以往的研究工作情况和学术思想是否敏锐来进行评定;而且,青年科学家在获得资助后对经费投入的科研方向可以自由支配。这让已经很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获得宽松的成长空间,为自己的学术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群体,基金委以6年为周期,围绕以一个学科方向,支持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组织“创新群体”,开展前沿交叉研究,以期打造出能够冲击国际前沿的突击队。
虽然目前科学家科研经费的来源已经多元化,但现阶段总体来说中国还没有出现科研经费过分集中甚至是花不完的现象。许多科学家由于单项支持经费不够,只能四处交叉申请,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写申请书上。在遭遇经费瓶颈的时候,科学家也只有这种解决方法。要让科学家能够专心于科研工作,不再为了经费问题疲于奔命,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让最优秀的科学家和最好的科学思想得到最足够的支持。
《科学时报》:您在基金委六届一次全委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将适时启动科学基金资助管理绩效国际评估,这项工作的意义何在?是否有大概的日程表?
陈宜瑜: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对科学基金这一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成立22年来的经验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组织第一次国际性的基金绩效整体评估,这也得到了财政部的大力支持。通过紧密结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适时启动科学基金资助管理绩效国际评估工作,总结经验与成效,评估和分析运行状况,进一步明确发展和完善科学基金制的着力点,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资助效益。
当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评估工作要真正实施还存在诸多难点。评估体系、评估方法,最后的评估结果如何进行认定;评估所涉及的基础研究如何评价,成果归属如何看待,人才成长如何定位,投入产出究竟如何表达等诸多问题,还有待统一认识。整个评估工作预计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金委在对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相关基金会进行国际性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考察后,正在整理资料,制作总结报告。
第二阶段,继续调研美国的相关经验,在调研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初步方案,争取与财政部就评估指标体系达成一致意见。争取在2009年进行自评。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国际性的绩效评估充分了解外界对基金评审制度的评价,以及基金支持方向对科技的推动作用,还希望通过评估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项目。
当然,评估还有利于基金委不断完善科学基金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运作效率与效益,制定和实施保障有力的配套政策,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驾驭和管理科学基金的能力。
《科学时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如何进一步激发科学基金制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
陈宜瑜:科学基金制在支持我国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过,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发展和完善科学基金制,是科学基金工作的永恒主题。
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等为基本使命,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源头,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摇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建设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其战略地位日益攀升,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当今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王国异彩纷呈,新一轮科学革命正在孕育之中。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了保持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优势,赢得新的科学革命可能带来的发展先机,抢占未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制高点,纷纷采取对策,对基础研究优先部署、超前投入。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科学现在正面临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过程,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其中SCI文章数量居世界第5位,但是文章的引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章也相对较少。
党的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基金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基础研究对于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竞争对于我国科技发展挑战的严峻性;切实增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意识,全面理解与贯彻国家科技工作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支持基础研究。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要着力营造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良好环境,积极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科学家和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创新团队,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取得突破,为繁荣科学事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必须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基金工作优良传统,按照“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新时期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和发展科学基金制,对基础研究优先部署、超前投入。通过支持源头创新,发挥基础研究的先导作用,为科技、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知识储备。发挥科学基金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先进制度的示范作用,引领基础研究资助与管理模式的制度创新与实践,努力提高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水平。